close

「高薪養廉」人事制度,不是現代民主國家才有,歷史中最有名就是清雍正王朝推動的「火耗歸公」政策,目的是為杜絕貪官污吏。何謂火耗歸公?簡單說,即清雍正年間整飭吏治,將地方官所徵收散銀火耗成官銀損耗的銀兩,由中央統收統支,由國庫統一發放所謂『養廉銀』,以杜絕地方官的貪念。

    研究薪給制度官員指出,「高薪養廉」只是一種假設,學理至今無法驗證高薪與廉潔有一定絕對相關。 

    高薪不一定養廉,從二○○六年各國清廉度排行榜中不難窺出,以二○○六年清廉度排行,芬蘭位居榜首為例,其總理月薪才約新台幣四二萬元,但星國薪資居各國之冠,才排名第五;又歐盟中最高為愛爾蘭總統,月薪九九萬元,該國清廉度排名才十八名。 

    但有一條曲線趨勢是肯定的,在落後或低收入國家,總統及閣員薪資較低,其官箴普遍都不佳,包括東南亞國家印尼(清廉一三名),及海地(清廉度一六三名)等,閣員甚及國家領導人收受賄賂及涉及貪污,時有所聞。

    清廉度出名國家,例如新加坡、芬蘭、丹麥、英法等國,首長薪資相對國民所得,平均算是高薪,高薪養廉普遍存在各國文官人事體制設計中。但各國清廉文化塑立,不只有高薪一環。 

    法務部不久前曾派員向芬蘭及丹麥二個高度清廉國家取經,了解二國肅貪組織及制度,結果發現足以養廉的薪水是必要條件之一,但健全清廉文官制度與公務體系,行政體系公開與透明運作,沒有灰色法令地帶與行政程序空間,是人民與企業不必行賄主要關鍵,民間可以隨時檢舉不肖官員。

    另司法制度嚴正執法組織與制度,及積極參與OECD國際反貪組織合作等,都是建立清廉國家必備要件。以清廉度連三年第一的芬蘭為例,政治人物清廉及誠信像呼吸一樣,若品格被質疑,不管真相都會下台,人民與政府對清廉有高度認知與共識,深植人心,不一定要像星國高薪才能養廉。

工商時報 2007.04.16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chung66 的頭像
    ericchung66

    Eric隨便說說

    ericchung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