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近來迷上了華視晚上10點鐘的「貞觀之治」,這幾天因為加班算年終獎金的關係,沒辦法準時看電視(難過,只有這三集沒看到~~~~~),昨天晚上10點準時在電視機前等著,ㄟ~~怎麼不是演「貞觀之治」,一直等到10:30才開始,害我又要睡眠不足了。

有三位台灣演員參與「貞觀之治」演出,其中除了劉貞因為戲份真的很少,比較難看出演技外,金士傑老師以他台灣多年劇場及教學經驗,飾演魏徵演的恰如其份,算是劇中相當重要的腳色,沈孟生飾演的李元吉出場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是演技絲絲入扣,能夠將李元吉的角色詮釋的相當好。有時候還滿感嘆的!台灣現在流行偶像劇、本土劇,很多演技非常好的老演員沒有發揮空間,只能去對岸發展。

回歸正題,「真觀之治」這部劇我想應該是以「貞觀政要」為劇本作發揮。而「貞觀政要」這本書向來被視為古代的帝王學,記得很多年前日本人將「貞觀政要」。當作商界老闆必讀的書。書中內容是唐朝吳競蒐集唐太宗與臣子的對話匯集成冊分成40篇,至於為何會被稱為帝王學,我想是因為提中提到許多,擔君王應該有的觀念。其實很多的觀念運用在現代,也都十分有道理。我常常在看完一集的「貞觀之治」會很感慨的跟Winnie說,很多老闆真的應該看看這部戲。

拿最簡單的說,唐太宗這位老闆他的目標很一致(目標管理),就是讓人民過的更好,所以他的施政及作為都是以此為中心,他也常常提醒自己,但是更重要的是「知人善任」以及「接納建言的雅量」,這二點十分重要,很多老闆都有一個遠大的目標,但是不懂的分工,以及善用部屬的智慧,做事專斷獨行,即使在怎麼「英明睿智」還是會有遺漏的地方。要嘛就是養了一批庸才,要嘛就是「人亡政息」撐不了多久。怎樣做才算是一位君(好老闆)呢?

太宗問魏徵曰:「何謂為君暗君?」徵曰:「君之所以明者,兼聽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《詩》云:『先民有言,詢於芻蕘。』昔唐、虞之理,辟四門,明四目,達四聰。是以聖無不照,故共、鯀之徒,不能塞也;靖言庸回,不能惑也。秦二世則隱藏其身,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,及天下潰叛,不得聞也。梁武帝偏信朱異,而侯景舉兵向闕,竟不得知也。隋煬帝偏信虞世基,而諸賊攻城剽邑,亦不得知也。是故人君兼聽納下,則貴臣不得壅蔽,而下情必得上通也。」太宗甚善其言。

你說呢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chung66 的頭像
    ericchung66

    Eric隨便說說

    ericchung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