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內容簡介:作者雷夫是一位擔任美國洛杉磯公立霍伯特小學的老師,他和許多積極革新的教育家一樣,不認同現在的考試制度與教育方針,憑藉著個人對教育的熱忱與特殊的教學方式,創造出與眾不同的「第56號教室」,讓從這裡離開的學生真正學到對日後一輩子都有幫助的東西。

韓愈在「師說」裡面提到:「師者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」,從周遭朋友中發現,小朋友進入小學後,似乎是惡夢的開始,小朋友要背著厚厚的書包上學,每天作著寫不完的功課,三不五時還要家長陪著作一些實驗,也許是我們的教育體制真的要作一些修正,也許是/>老師需要多一些教育熱忱,也許是家長應該付出更多的關心在小朋友的身上。大家常說「教育是百年大計」,我們如果真的認為是這樣,就應該以更嚴肅的心態來看這件事,只有家長、學校、老師的互相合作才能讓現在的學生們得到「日後一輩子都有幫助的東西」。 

 

第一部份  家最溫暖

    在這裡面雷夫直接指出學生的學習、遵守規範等一些行為,大多數是來自對於老師、家長的威脅或利誘(基本上我也是常常使出這二招),所以當這些外在的誘因或是壓力不存在時,學生的行為便如脫韁野馬般的失去控制。唯有透過老師以及家長的「身教」讓孩子們能真正建立「信任」,這樣我們的孩子們才會真正的將「我們的話聽進去」。

    所以如何「用信任取代恐懼」、「當他們最可靠得肩膀」、「合乎邏輯的方式執行紀律」以及「當學生的榜樣」便成為非常重要的入門課題,而這僅是最基本的「地基」。接下來雷夫將柯爾堡的「道德發展六階段」~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~引導到他所任教的班級。我覺得這其中最好的並不是「道德發展六階段」真的好到什麼樣的地步,而是雷夫/>老師的心態~他引導一種對孩子們一生受益的觀念進來,但是卻不強迫他們立即改變,而使引導他們自發性的改變,這才是能讓孩子們一生受用的東西。

六階段是什麼??

第一階段 我不想惹麻煩

第二階段 我想要獎賞

第三階段 我想取悅某人

第四階段 我要遵守規則

第五階段 我能體貼別人

第六階段 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 

 

第二部分  方法 

    雷夫/>老師希望他班級裡的孩子們有些什麼樣子的能力,以及如何培養這些能力的方式

閱讀:大人的指導、善用圖書館、挑選文學作品、閱讀評量

寫作:文法、每週作文與每月讀書心得、讀書心得小單元、創作計畫、

數學:寓教於樂的Buzz遊戲、瑪西庫克的數字磚遊戲、讀書方式與應試技巧

地理與歷史:利用遊戲、影片或紀錄片得欣賞與引導等活潑的方式/>教授歷史、地理等課程,讓孩子們實際多接觸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事件與地理景觀。

自然:讓孩子們多接觸自然科學實驗,藉由養成孩子們錯誤中尋找解決的方式。「在56號教室裡,飛不起來的火箭不是失敗,只有當學生停止解決問題的嘗試時,才算失敗」。

藝術:「接觸藝術教育的孩子學到的,遠遠超過他們所學的藝術本身」。透過藝術教育讓孩子們可以學習到紀律、責任、犧牲、練習正錯誤以及時間管理。更重要的是~別忘了孩子才是主角,讓他們多多參與

體育:讓他們多參與體育活動,甚至是看一場現場比賽,利用機會教育教導孩子們認識體育的正面價值。

經濟: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學課題,我們似乎是上了大學或是進入社會才開始體認與學習。利用一些小小的遊戲,可以孩子們樂在其中,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他們瞭解他們未來所必須接觸的世界。 

 

第三部分  瘋狂

第二部分所介紹的是教學的一些方法,接下來所寫的是一位瘋狂的老師(應該算是位全心投入教育的老師)為他的學生們所做的。

獨立思考:尋找好的問題並引導孩子們訓練他們獨立(共同)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電影俱樂部:利用電影、影片建立孩子們的品格、瞭解正確或錯誤決定所造成的深遠影響,並啟發他們,讓他們就算是身處困境也能為信念挺身而出。因為你是要做這樣的一件事,所以電影及影片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,另外老師的引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。

行萬里路:目的一、藉由旅遊來趟深度之旅,孩子們不僅是出去遊玩,更是讓課堂所學的之事與實際相印證。目的二、教導孩子應付生活上的事情。所以事前的準備的功課十分重要,必須要讓孩子們對目的地的歷史、文化有一定的瞭解,還要讓他們認識、體驗離家的生活,以及外出的行為規範。

搖滾樂:讓孩子們在無負擔的情況下接觸音樂、並自發性的喜歡音樂。

意志力:書中寫的是讓孩子們利用一整年(甚至是更長的時間)參與創作、演出一齣完整的莎士比亞作品(我認為一年一度的大型的活動也有相同意義),讓孩子們自發的投入活動,利用活動去學習。

    看完這本書後我在想到底有多少老師可以像雷夫/>老師一樣的投入教育工作(誠如雷夫/>老師所言是有些瘋狂),但是無疑的,像雷夫這樣的老師卻是我們這些家長們所最希望遇到的老師。也許因為國情不同、資源不同,書中寫的部分引導方式或教學方法在台灣是不適用的,但是這股教學熱忱卻是所有老師所應該具備的。而到底「孩子們可以學習到什麼東西是可以終身受益的」這個觀念,所有的家長與/>老師們應該當作比「測驗成績好壞」更重的議題去思考,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夠有更好的未來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ricchung66 的頭像
    ericchung66

    Eric隨便說說

    ericchung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