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陣子因為上課,所以每個星期六、日至少要去台北一~二次,也因為準備考照(抱著非考上不可的心態),所以這二個月來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沒辦法參與,真是有點悶壞了!所幸終於上完課,也在最短的時間內上場考試,接下來又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了。

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不太愛讀書,大二的時候差一點就被二一,大三也因為蹺課時數過多差點被退學,不過那都是long long ago的事了。反倒是畢業之後,從當兵開始進入讀書的階段(也許是知道自己跟別人相差太多),從開始工作後就非常喜歡參加外部教育訓練課程,一來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,再來也可以認識很多在做類似工作內容的朋友,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作法,比閉門造車好多了。

說到上課內容,如果只是上跟HR相關的也覺得有些無聊,而且對於工作和生活上來說也是不夠的,所以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會上比較多HR的課程,後面就陸陸續續增加了財務管理、勞工安全衛生、法律學分班、專案管理,為什麼會去上這些有的沒的課程,主要是因為課程可以跟現有的工作或生活互相連結產生更大的作用,所以上課的目的通常只是為了把這樣東西弄通,證書反倒是額外帶來的收穫,就這樣養成了每年幾乎都會去上一個比較長的課程的習慣。

上課雖然是件好事,但是公司沒補助對經濟來說就是一筆負擔,大部分的課程我喜歡自費,主要的原因是不喜歡被公司綁約,另一個原因是很多的主管會質疑為什麼要去上一個這麼貴,而且跟目前工作無關的課程,這樣你還想跟松申請訓練補助嗎?(別傻了!),這樣我想到前不久在網路上看到的一篇【聯合報】所報導的新聞IBM學習帳戶 公司給相對費用」 看了之後真是心有戚戚焉,教育訓練其實不單單是只是增進員工現有技能的方式,他也是培育員工視野、儲備能量的方式之一,更可能是留才的計畫。為什麼我們只能將訓練課程侷限在跟本身工作相關。

我一直都有一種信念,人和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,你對人家好、人家也會對你好,但是總是要有個人先伸出友誼之手。公司和員工也是一樣,有些公司的政策(其實就是大老闆的心態)常常都是要員工先付出後,公司再評估你付出多少後,給你報酬(償),雖然這樣好像是很公平「付出才會有收穫」,但是每個人衡量付出的多少和報酬的高低總是不同,所以常常會有我覺得我作的很多,但是卻沒有適當獎勵;老闆那裡想的又是另一套。

昨天下午我老闆跟我聊到年度分紅可不可以不要分給「直接員工」,我很直接的回答「當然可以」,不過要看公司的政策以及過去幾年的慣例,如果公司一直都有給,今年並不是因為生意不好的關係突然就不給了,員工一定會有些議論的。有時候員工在考量公司調薪、分紅等薪資福利規劃時或是其他公司政策的推動時,重點不見得是公司給多少、管的多嚴或是縮減了多少福利,他們其實真正在乎的反而是是一種受到尊重的感受和一些的參與感、透明化。

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

 

在職進修,公司多半補助部分學費,但得和工作相關。IBM公司今年七月起將陸續向全球員工推動「學習帳戶」計畫,鼓勵學習「不直接與工作相關才藝」。 

IBM每年約投資經費六億美元,學習帳戶是全新計畫,將先由美國推動,員工可以提出想學的才藝,提撥部分薪水進入學習帳戶,公司將對等提撥費用。 

台灣IBM預計明年起適用這項計畫,員工都很興奮,不少員工計畫學習第二或第三語言,例如日文或西班牙文,也有人想要學園藝。

難道不擔心員工學新技術是為了下個工作做準備?台灣IBM不擔心,「因為未來發展有可能與員工所學相符」,到時反而有馬上上手的員工。 

2008/05/26 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icchung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